当前的位置 :安徽特色小镇 > 小镇地图 > 安庆地图 正文

双港镇:让文化遗产焕发时代光彩

时间:2022-06-06       来源:安庆日报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合龙舟会和王圩灯会、中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练潭老街和袁家当铺、大横山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桐城市双港镇发掘地方文化资源,打响双港文化名片,让“文化遗产”在活态传承中向“美”而行。

  随着端午佳节临近,桐城市双港镇福塘村逐渐热闹起来,一年一度的“三合龙舟”文化节吸引着村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欢度佳节。

  三合龙舟会有100多年的历史,2021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选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民俗项目,2022年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端午民俗活动。

  5月30日上午,村民们敲锣打鼓,身着统一服装,簇拥着龙舟从村边的嬉子湖畔下水,“划龙舟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迄今已有160多年历史。”福塘村村民潘长生说,每年端午节前,不少村民都是从各地赶回村子里,参加划龙舟的活动,从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相传元末明初之际,原居住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瓦屑坝一带先辈移民定居于桐城嬉子湖畔,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形成多处群住村落。经多年休养生息,元气渐复,也复活了先祖原居地划龙舟活动,代代相传,逐渐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由原先的余氏、李氏、吕氏三姓活动发展为十余姓,五个村民组近千人参与的大型群众组织的传统民俗活动。三合龙舟体长14.5米,船身瘦长较窄,船帮倾度较大,船体中心后置,流线型独特设计,船上仓位16个,桨手26名,舵手1名,锣鼓手各1名。

  三合龙舟会至今仍保留“龙庙祭拜”、“请龙点睛”、“祭祀龙舟”、“披红谢礼”“跳火塘”及“龙舟退光”等诸多民间习俗,人们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美好愿望,倡导行善积德,扶危济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三合龙舟会所有收入归集体,主要用于修桥筑路、济困救贫、捐资助学、兴修水利等。

  双港历代名人辈出,相继涌现秦末著名谋士范增,明代官员、文学家齐之鸾,明代书画家刘若宰,八府巡按汪志伊,阮鹗之后阮强,“桐城怪杰”潘赞化等等。

  双港不仅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合龙舟会,还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圩灯会和中国第三批传统古村落练潭老街,以及袁家当铺、大横山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天生堂大药房、汪氏宗祠、陈塘古渡、袁氏祠堂等一批市级保护文物和古建。王超成功申报安徽省第六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该镇巩固全镇文化资源普查成果,充分整理、发掘双港历史文化资源,做好非遗和文物的宣传、传承和保护开发工作,继续推动王圩灯会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大横山抗日战场旧址等文保单位保护开发工作,打响双港文化名片。

  该镇充分利用练潭老街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古街巷为主体,周边河道为辅助,通过整理修缮,突出古镇风貌,强化生活气息,打造集文化、休闲、旅游、体验及商业于一体的古镇休闲度假区。同时,启动“练潭秋月”古景观、练潭巡检司、练潭候馆的恢复工程,建设“非遗”展示体验馆、练潭名人馆、练潭诗碑林、农耕文化博物馆、黄梅戏大舞台等项目。以新理念、新机制推进文化旅游、教育、休闲养生、高端制造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力争将双港建成集文旅、观光、体验、运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具有独特地域产业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特色小镇。

  双港镇在现有大横山抗日烈士纪念碑周边,还原部分战场布局,建设大横山抗日阻击战战史浮雕墙、革命烈士生平事迹展等,打造兼具祭拜、体验、学习功能的红色教育基地。

  著名旅法画家张玉良的艺术画作闻名海内外,与现代知名人士、诗人潘赞化的情感故事同样家喻户晓,该镇拟复建位于大横山脚下的潘赞化故居,陈列潘、张历史,展览张玉良美术作品,开展艺术创作交流。

  充分利用挖掘王圩灯会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在龙灯制作、舞灯表演、灯会活动中,植入游客参与环节,丰富挂灯期间的活动内容,双港镇初步形成了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旅游体验氛围。

  全媒体记者 汪秀兵 通讯员 张仕雷

  • 敬请关注“安徽特色小镇网”微信公众号
查看更多 新闻动态
建设科创孵化体系 构建科技创新生态
春风来,陡沙河帐篷酒店露营去,就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