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特色小镇泡沫化
时间:2018-06-29 15:02:06 来源: 学习时报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特色小镇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特色小镇的泡沫化问题。
特色小镇泡沫化的表现:
数量膨胀化。除全国层面的1000个小镇外,很多地方出台了省、市、县层面的小镇培育建设计划。有些地方对特色小镇的内涵理解不清楚,只是为求政绩在跟风建设,因此出现盲目追求小镇数量、投资规模、建设速度而忽视小镇质量的现象。全国计划建设特色小镇的总量已多达五六千个。如果按照每个特色小镇平均20亿的投资规模估算,全国特色小镇建设总投资会超过10万亿元,如此体量大、涉及面广的投资,其功能和效果应慎重对待。
建设房地产化。有的房地产商认为特色小镇是房地产的“逃生之路”,是未来10年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方向。一些地方政府为促进特色小镇建设,在很多方面提供了优惠措施,房地产商以建设特色小镇的名义向政府拿地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有些特色小镇其实是房地产商在借产业概念的炒作,变相拿地做房地产,存在“假小镇真房产”。
政府债务加剧化。地方政府由于财政预算约束,以及对土地财政的惯性依赖,往往赋予特色小镇重要的融资功能。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大包大揽,基本没有吸引市场资本的参与,造成政府债务负担加重。
产业空心化。有些特色小镇的建设出现本末倒置、有形无魂现象:这些特色小镇的设计很高端、生态绿化很美观、工作生活配套很完善,但“特色产业”无特色、无根基、无辐射带动性,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难以平衡前期的投入,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运营低端化。当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建设完成之后,运营便成为主要任务。地方对特色小镇的运营问题,在理念认识上还参差不齐,在做法上还有待完善。由政府相关部门直接运营,或交给参与小镇建设的当地国企,或委托给房产商;有些小镇甚至将运营与物业管理等同,将运营委托给物业公司。由于特色小镇运营是新事物,极其缺乏专业的运营主体,这是造成特色小镇虚而不实的原因之一。

- 敬请关注“安徽特色小镇网”微信公众号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所有媒体稿件和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国新徽商网等。
- ②本网注明的转载稿件目的在于为网友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