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活动抓经常,远教学用聚能量
时间:2024-11-11 来源:古井白酒小镇
近年来,谯城区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发展优势,以村党组织为单位,组织开展“一看一讲一示范”活动,制作《农村实用技术片推荐目录》,为农村广大党员群众开展农技学习提供有效载体,有效提高了农民群众创业致富本领,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远教动能”。
芦庙镇
为增强群众发展蔬菜种植的信心,提升种植技术水平,芦庙镇袁庄村充分利用远教终端站点和远教学用示范基地的优势,积极开展“一看一讲一示范”活动,推动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深入调研,明确方向
袁庄村党总支根据本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党员和群众的需求,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并根据需要制定并公开播放课程安排,组织党员群众观看《萝卜高产栽培技术》。
集中观看,汲取知识
活动伊始,村民们集中在村活动室观看农技片。屏幕上,详细的萝卜种植步骤、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养护要点等内容一一展现,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不时有人小声讨论。
专家讲解,指点迷津
随后,村里邀请的种植“土秀才”李辉登场。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自身多年的种植经验,为村民讲解萝卜选种的窍门、合适的播种时机、土壤肥力的把控等关键知识。生动的讲解,让复杂的种植技术变得简单明了,村民们频频点头,不少人还认真地做起了笔记。
田间示范,实践真知
最后,大家来到田间地头,实地查看萝卜种植情况。在现场,李辉一边查看萝卜苗的生长态势,一边针对实际问题再次示范讲解,如间苗的技巧、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等。村民们围绕在旁,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不时提出自己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此次活动,切实满足了村民的需求,为袁庄村的蔬菜种植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赵能)
古井镇
为充分发挥远教终端站点和学用示范基地的作用,近日,古井镇后老家村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一看一讲一示范”活动,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和种植培训。
定制“学习菜单”
按需教学奠基础
在活动开展前,后老家村党委广泛收集党员群众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远教学习平台,根据村内发展实际情况,定制了大白菜种植“学习菜单”,组织党员群众观看农技片《大白菜——藏育1号栽培》。围绕种植时间、播种方法、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技巧进行系统学习。
组织“专家答疑”
破解难题增信心
视频观看结束后,后老家村党委邀请村里的种植能手赵华喜为大家上了一堂接地气的农技课。赵华喜将自身种植经验与视频内容结合,把大白菜种植技巧中一些专业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党员群众更好地了解大白菜种植过程中的难点、盲点,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大白菜种植的信心。
强化“现场教学”
亲身实践促转化
“白菜在生长期很容易患虫害,导致产量和品质降低。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药喷杀,喷杀后的10天内白菜上还有农药残留,在此期间不能进行采收。”赵华喜将课堂技术延伸到实践基地,手把手带领大家判断病害,让党员群众在实践中掌握要领,进一步促进学用转化成果。
魏岗镇
为充分发挥远教终端站点和学用示范基地作用,提高学用转化效率,近日,魏岗镇刘小庙村开展以“观摩、讲解、示范”为核心的萝卜种植教学培训活动,提升农户的种植技能与经济收益,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
明确目标,系统学习
刘小庙村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活动方案,组织有学习需求的党员群众及农户集中观看农技片《农作物及蔬菜种植技术》。影片介绍了萝卜的生长习性、种植技巧、病虫害防治等关键内容,强调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帮助农户们初步掌握了萝卜种植的理论知识。
专家引领,深入讲解
观看完农技片后,刘小庙村邀请了萝卜种植大户李想来进行现场讲解。他结合多年种植经验,对视频所涵盖的知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村里的气候和土壤特征,为农户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种植指导。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萝卜种植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种子选择、育苗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详细回应了农户的困惑,激发了他们的种植兴趣,确保大家能够理解透彻、掌握到位。
现场示范,实践操作
为巩固学习成效,讲解环节结束后,农户们前往当地的家庭农场进行实地操作。李想来亲自上阵,演示了萝卜的种植过程和移栽方法,他强调:“播种时确保萝卜之间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过密的播种会导致萝卜生长不良。幼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应避免过度浇水,防止烂根。”农户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动手实践,进一步掌握技术要领。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农户们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还激发了大家种植的热情,也为魏岗镇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立德镇
为进一步发挥远教终端站点和学用示范基地作用,提升学用转化成效,近日,立德镇立德村结合本村种植特色和党员群众需求,以助力群众增产增收为重点,组织开展“一看一讲一示范”活动,为党员群众提供种植培训及技术指导。
专题定制“学知识”
立德村党委根据本地农业产业现状,广泛询问党员、群众实际需求,组织群众观看农技片《白菜的栽培技术》,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白菜种植的专业知识及注意事项,包括品种选择、水肥管理、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等,为群众未来高产种植、高效栽培打下坚实理论基础。
言传身教“授经验”
农技片观看结束后,立德村邀请本村种植大户秦明明为大家上了一堂现场农技课。秦明明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白菜的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内容讲授给在场农户,并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将种植技术转化为农户听得懂、行得通的金点子,让农户会种田、种好田、能挣钱。
巩固成果“促实践”
为进一步促进学用成果转化,有效提升了党员群众的理论及实践水平,教学结束后,秦明明带领党员群众到自己的白菜种植基地开展交流学习。通过现场面对面、手把手传授实用技术要领,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获益匪浅的实践课,拓宽了大家的种植思路,为未来农业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十八里镇
为有效保障小麦产量,促进群众增产增收,10月27日,十八里镇侯桥村依托远教终端站点资源优势,围绕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以“远教赋能助农忙,科学栽培促增产”为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看一讲一示范”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发展规模化科学种植的积极性和技术水平。
定制培训奠基础
活动开始前,侯桥村坚持“按需施教促提升”的活动原则,通过收集、汇总党员群众和种植大户所反馈的种植需求及发展难题,精心定制了培训计划。结合当前小麦播种情况,组织大家集中观看了农业生产经营片《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该片先后从宽幅精播的概念和优点、技术核心以及操作规程等方面,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选种、播种及后期管理的操作要点,帮助农户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宽幅精播在提质增产和规模种植上的显著优势。
现场交流补短板
为了更好地填补广大农户在实际播种过程中关于品种选择、播种密度、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短板,侯桥村邀请种植大户闫学彬结合自身种植经验,为现场农户逐一进行答疑解惑,确保让大家“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现场交流互动氛围十分热烈。
观摩示范促转化
“播种前,大家要选择成穗率高、抗倒伏、植株紧凑的品种;播种时要根据地力水平适当扩大行距和播幅,在高产地块行距甚至可以扩大到26厘米,播种深度也要保持一致,尽量在3-5厘米,避免因过深或过浅而出现弱苗和缺苗断垄等情况。”为有效提升活动实效、促进学用转化,闫学彬带领种植户到麦田里进行观摩学习和示范教学,并叮嘱大家后期管理也一定要跟上,只有保障高产才能促进增收。(杨明明)

- 敬请关注“安徽特色小镇网”微信公众号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安徽新媒体集团旗下所有媒体稿件和图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中国新徽商网等。
- ②本网注明的转载稿件目的在于为网友传递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稿件或图片若涉及您的版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本网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安徽新媒体集团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